逗游網:值得大家信賴的游戲下載站!
發(fā)布時間:2012-08-08 13:37 來源:互聯(lián)網 作者:佚名
第一線的蟲族戰(zhàn)斗生物往往都經過腎上腺體的強化改造,這種息肉一樣的腺體會在宿主進入戰(zhàn)斗狀態(tài)時悄悄分泌刺激性物質,使它們變得更兇暴。
有腎上腺體的蟲子會增加1點武器技能WS或是主動值I。
生體電漿攻擊(Bio Plasma Attack):
有些蟲族生物能將自身能量轉變成具生物性質的電漿,看起來像是一團球狀的綠色火焰。形成電漿的前驅物質貯存在腸道之中,這些物質經由食道板磨擦后生成電漿。在一聲高頻的尖嘯之后發(fā)射這團生體電漿。
蟲族生物可利用生體電漿在近戰(zhàn)中做出一次額外攻擊,這次攻擊的主動性為基礎I值的兩倍(例如石像鬼蟲的生體電漿攻擊為I8)。無論對方WS值為何,生體電漿攻擊以4+命中,它的力量相當于使用者力量+1(上限10),這種攻擊不受怪物特殊規(guī)則影響,任何被電漿攻擊打傷打死的算作搏斗中傷亡。
強化外部骨骼(Bonded Exoskeleton):
隨著蟲子年齡的增長,一層層筋肉、骨骼和軟骨結合成堅硬致密的外殼,保護著它的要害部位。擁有強化外部骨骼的蟲子,+1T。
強化感官(Enhanced Senses):
擅長射擊的蟲子往往長在頭部長有天線或者類似的感知器官,這些蟲子的解剖報告表明它們的神經網絡也經過強化,實際上蟲子已經變成武器的一個部件。有強化感觀的蟲子,+1BS。
延伸甲殼(Extended Carapace):
這種蟲子的外殼延伸下去,將關節(jié)和要害部位包裹起來。具有延伸甲殼的蟲子護甲保護增強,+1Sv。
攝食觸須(Feeder Tendrils):
這種器官在利卡特、基因偷竊者一類的前鋒單位身上最常見。面部垂下的靈巧觸須是高度發(fā)達的味覺器官,能夠分析、吸收各種獵物中的有用信息。獲取的情報通過精神感應傳達給附近的蟲族生物,讓它們有針對的攻擊敵方弱點。擁有攝食觸須的蟲子總是具有首選敵人屬性(Preferred Enemy,請參閱規(guī)則書第75頁)。附近2英寸范圍以內的蟲子也因此獲得這種屬性。
棘刺肉鉤(Flesh hooks):
這種近乎角質的肌肉在刺激時由蟲體肋間空隙射出,蟲族在打獵時利用它來捕捉獵物,有時也用來釘住垂直的壁面以方便攀爬。擁有棘刺肉鉤的蟲族在近戰(zhàn)時視同擁有破片手榴彈(Frag Grenades),另外它們將“垂直不可通過”的地形(例如懸崖和高墻)視作困難地形。
注入攻擊(Implant attack):
帶有倒鉤的長刺,往往長在舌頭或者尾尖上。這種兇器會在受害者體內注射具侵蝕性的液體、微生物、有機酸或是致死的劇毒。注入攻擊之后鮮有幸存者能活下來:被注入攻擊造成1點傷害并且護甲保護失敗的受害者,此時被視為遭受2點傷害。注入攻擊僅在近戰(zhàn)搏斗中有效,并且對生體電漿造成的傷害不產生影響。
-32-
跳躍(Leaping):
有些蟲子能利用腿部爆發(fā)力躍出驚人的距離,以便更快投入搏斗。會跳躍的蟲子,沖鋒距離變成12英寸,當然這時候不算是野獸。當友鄰模型在與敵人搏斗時,具有跳躍能力的蟲子只要距離友鄰模型3英寸便可加入戰(zhàn)斗,而不是通常的2英寸。
錘尾或鐮刀尾(Mace or Scythe Tail):
曾經在一些大型蟲族生物的尾部觀察到長滿瘤球或者骨刺的近戰(zhàn)器官,在近戰(zhàn)中這種武器使得它們的后方區(qū)域也充滿危險,難以被包圍。在每次搏斗階段開始時,如果有超過4個敵人與擁有尾部武器的蟲族發(fā)生底座接觸,蟲族可以使用尾巴進行特殊攻擊。使用尾部武器的特殊攻擊,主動性為1,效果根據(jù)種類有所不同。
錘尾(Mace tail)的攻擊次數(shù)為1,力量為蟲子的力量。
鐮刀尾(Scythe tail)的攻擊次數(shù)D3,力量為蟲子原來力量的一半(舍去小數(shù)點)。
重生(Regenerate):
劊子手一類的蟲族生物可以在戰(zhàn)斗中及時修復自身的損傷,創(chuàng)口附近的部位以驚人的速度重生愈合,甚至器官都可以重新生成。這樣的蟲子身體各處常常覆蓋了厚厚的瘡疤,特別是在頭部和頸部等要害部位,如果是尋常品種恐怕早已死過好幾回。
在每次蟲族回合開始時,具有重生能力的蟲子可以為每次受到的損傷投一個D6,投到6的話,回復1點生命,最多恢復到開始狀態(tài)。
強化角質層(Reinforced Chitin):
在艱苦環(huán)境下生長起來的蟲族生物往往披裹著厚厚的角質層,它們外殼縫隙間不時分泌出蠟質的粘液,反復覆蓋在表層,風干后形成陶瓷片一般堅硬的保護層,特別能抵抗射擊和輻射。
擁有強化角質層的蟲子,+1W。
潛入(scuttles):
有些聰明的蟲子擅長利用地形掩護悄悄接近對手,具有這種能力的蟲族生物被視作偵察兵(Scout,請參閱規(guī)則書75頁)。
棘刺(Spine Banks):
這種劇毒的骨刺長在蟲子的外殼上,可以依靠肌肉收縮發(fā)射出去,在近距離殺傷敵人。
擁有棘刺的蟲子在搏斗階段視作裝備破片手榴彈,在射擊階段可以發(fā)射尖刺,效果與針拳(Spinefists)一樣,這不會影響其他兵器的照常使用。
孢囊(Spore Cysts):
經常有一些大型蟲族生物在皮下長有孢子雷的發(fā)射口,具有胞囊的蟲族生物,如果在射擊階段并未與敵方模型發(fā)生底盤接觸的話,可以發(fā)射1枚毒氣孢子雷,其他武器還是照常發(fā)射。每次發(fā)射孢子雷時擲1個D6,如果得到1點,則該生物受到1點傷害(不得使用任何保護),將孢子雷放在它旁邊,此后孢子雷的行動參照28頁上的描述。
寄生撕裂蟲(Symbiote Rippers):
蟲族生物總是喜歡群聚在一起行動,不管是兵蟲武士還是劊子手,腳下總有成群的寄生撕裂蟲在亂竄亂咬。寄生撕裂蟲可以粘到某種蟲族生物的底盤上,用來增加這個單位的人數(shù),這在近戰(zhàn)中可能造成人多勢眾的效果(Outnumbering)。
背刺(Thornback):
這些背上伸出一大叢尖刺的蟲族生物被帝國防衛(wèi)軍的士兵通稱為背刺。這種生物往往一頭撞向敵人,將任何閃避不及的獵物刺穿。有背刺的蟲族生物在搏斗獲勝后,在計算人數(shù)時可以1個算2個,用來造成人多勢眾的效果(Outnumbering)。
毒氣(Toxic Miasma):
有些大型蟲族生物背上聳立著煙囪狀的器官,噴涂出大團海藻狀的寄生蟲,將遠近空氣全部毒化。任何被這種蟲子攻擊到(或者被引導后攻擊到)的敵軍,武器技能下降,WS-1。
毒囊(Toxin Sacs):
這種扁蚤形的寄生蟲靠宿主才能活下去,作為回報它分泌出致命的毒素附著在宿主的武器上。毒素的種類有很多,從麻痹性的神經毒素到高度危險的腐敗性酶毒。具有毒囊的蟲子力量加強,+1S。
獠牙(Tusked):
彎曲的高度釉化的獠牙長在蟲子頭部,在沖擊時尤為有效。具有獠牙的蟲族生物,在發(fā)起搏斗時攻擊次數(shù)+2,而非一般的+1。
有翼(Winged):
有些蟲族生物長出了一組或多組翅膀,同時外部骨骼得以輕質化,使它們能做出短距離飛行。更有些特例,比方說石像鬼蟲的下肢已經萎縮退化,使得它們能飛得更高,滯空時間更長。有翼的蟲族生物視作跳躍步兵,此時不能再配備延伸甲殼或是跳躍能力。
戰(zhàn)錘40K:戰(zhàn)爭黎明2-全流程娛樂解說視頻
戰(zhàn)錘40k:戰(zhàn)爭黎明2-全流程視頻解說
戰(zhàn)錘40K:戰(zhàn)爭黎明2——絕地大逆轉蟲群的復仇
戰(zhàn)錘40K:戰(zhàn)爭黎明2——玩后感想 軍種與敵人特
戰(zhàn)錘40K:戰(zhàn)爭黎明2——兵種介紹+評價(ork篇)
08-10戰(zhàn)錘40K:戰(zhàn)爭黎明2——dow2太空陸戰(zhàn)隊(sm)基
08-10戰(zhàn)錘40K:戰(zhàn)爭黎明2——戰(zhàn)斗修女全兵種中英圖文
08-08戰(zhàn)錘40K:戰(zhàn)爭黎明2——綠皮暴走幫沙盤游戲戰(zhàn)術
08-08戰(zhàn)錘40K:戰(zhàn)爭黎明2——蟲族核心規(guī)則(一)
08-08戰(zhàn)錘40K:戰(zhàn)爭黎明2——Eldar族單位屬性,技能
08-08